首頁.關於我們.最新動態.美國牛肉市場動態

最新動態

美國牛肉市場動態 - 2020-12-09

產業動態
產業動態

以豬肉分切價格所示,美國豬肉價格在今年經歷了急轉突變的波動,
隨著CoVID 屠宰廠生產的中斷及中國大量但不穩定的採購扮演了今年
波動中重要的角色。目前,從純數字的角度來看,美國全國的屠宰量
似乎較正常。上個月每日最多豬隻屠宰量為49.7 萬頭,僅比2019 年
11 月當月每日最多屠宰量小於1 千頭。而上週,美國屠宰廠成功收穫
278.9 萬頭,是今年最大的屠宰週之一。專家表示,這說明屠宰業者
提高了勞動效率,同時也設法減輕CoVID 對屠宰廠人員的影響。自疫
情發生以來,美國肉類行業集體花費數十億美元,用於重新設計工作
崗位、購買個人防護裝備、安裝溫度掃瞄儀來篩檢員工的健康狀況。
但肉類屠宰場勞動條件的緊張,並非因CoVID 而有所驅動。即使在疫
情爆發前,許多所在美國中西部農村社區及縣,較大的肉品屠宰廠失
業率在美國是最低的。勞動緊縮可能不會在出現在整體屠宰量,但可
能會產生其他底線影響的問題,例如無法跟上高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
產品的製造速度,如去骨後腿肉、腰內肉以及肋排產品。許多美國大
型屠宰業者都將勞動力短缺視為系統性的挑戰,有些產業領袖正透過
增加屠宰廠機械化的投資來做應對。Tyson 公司投資了一間製造自動
化中心,這個研發機構的任務是探索工廠自動化的技術,而JBS 公司
則控股了一家,位於紐西蘭的機器人公司Scott Technology。Scott
公司已開發紐西蘭羊肉廠,自動化去骨的設備及操作規程。肉類加工
的機械化,特別在於屠宰廠中,由於動物體積、重量及其他尺寸的自
然變化因素,本身就具有挑戰性。儘管如此,有一些操作對於機械化
來說,效果相對不佳。輸送系統可以減少駕駛員操作的叉車,從而降
低屠宰廠的人員密度。機器人也可以用來幫助成品的尺寸及包裝。但
有關其他關鍵過程自動化潛力的研究仍持續,包括將屠體內臟、胸側
腹脅、背脊肉、肋排及主腹脅肉分離。專家表示,視覺技術發展迅
速,可以更快更準確地掃瞄和測量單個屠體和原始特徵。儘管機械化
通常被視為不利於工人的整體福利,尤其在肉類屠宰廠。但額外的技
術使用可以通過潛在地降低人體工程學風險及危險任務來解決員工安
全問題。自動化不一定會淘汰工人,諮詢集團Deloitte 認為2018 年
至2028 年期間,美國潛在的技術製造工人短缺高達240 萬個職位。
美國肉類和家禽屠宰及加工行業估計僱用了50 萬名勞工。



貿易新聞

在廣泛的預測下,今年冬季中國豬肉價格走低後,將隨著中國國內豬
肉供應量的增加而價格轉為上行。在10 月29 日跌至人民幣28.79 元
/公斤後,全中國豬隻參考價節節攀升,12 月5 日達到人民幣33.22
元/公斤,漲幅約15%。有幾個因素在支撐中國本地豬肉價格。首先,
無論是肉禽進口量,還是進口產品,在中國供應鏈中的流動速度都有
所放緩。中國10 月豬肉進口量(包括品豬砸碎)共計42.16 萬噸,
是2 月以來最低量,但相較2019 年10 月的出貨量,仍有增長61%。
自7 月以來,中國一直在港口對進口的肉類、海鮮及其包裝進行新冠
狀病毒追查檢驗,但自9 月起,中國要求在批發市場的冷藏設施中,
進行二次CoVID 測試和認證。上月初,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佈
進口冷鏈食品在進口岸、冷藏庫及終端用戶機構(如超市、餐館)的
最新消毒要求。新的消毒要求增加CoVID 檢測,造成產品流通瓶頸。
此外,媒體報導不斷發現進口肉類及海鮮上有殘留病毒顆粒,削弱了
消費者對進口蛋白質的興趣,特別在原產國標誌更為突出的零售市
場。貿易商在進口訂單方面也不太積極,因歐洲、澳大利亞、北美和
南美的幾十家肉類工廠在CoVID 調查結果呈陽性後被除名,而德國由
於ASF 的原因仍不符合資格。在對豬肉的季節性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
下,包括傳統肉乾和生產醃製肉品(la rou)的大量產品庫存,進口
挑戰也隨之而來。此外,12 月1 日實施禁止向指定的中國中南部地區
進口市場活豬的新規定,這可能會促使中國活豬價格的提升。
上一則 下一則